所在位置:首頁 > 綜合活動 > 走進文博會看北京 > 正文
2019年05月16日 來源:文博會官網
2019年5月15日上午,150名天橋社區的社區居民和西城區的幼兒園老師們來到位于西城區北緯路和天橋南大街交匯處的天橋印象博物館市民廣場地下展示空間。
博物館講師李夢楠和天橋民俗專家趙興力熱情的接待了觀眾一行,向大家做介紹:天橋印象博物館是國內唯一以北京天橋為主題的博物館,館內不僅展示了老北京五行八作的市井風貌,更有清帝走過“天橋”的祭天儀仗盛景,天橋曾是唯有天子儀仗才可穿行的天子之橋,故尊崇為“天橋”。
天橋印象博物館通過AR技術,可以看到駱駝隊悠然走過天橋集市,駝鈴悠長。打力、拔燈兒等消失百年的游戲再現博物館內,老字號的牌匾和老式胡同銘牌靜靜的排滿了兩面墻,透出了曾經喧囂紅火的生活。老藝人用過的“瞎掰”、“牛骨數來寶”、“秤桿”等家伙什兒都有了包漿、熠熠泛光,訴說的卻是討生活的不易。館內一副上個世紀30年代的天橋地圖詳細的記載了各大店鋪的地理位置,不亞于今天的各種手機地圖,20畝的地界上竟然有773戶商鋪和攤位。出人意料的是,老天橋不僅多戲園子、雜耍場,更多的竟然是“鑲牙館”。1934年,天橋的鑲牙館有24處,多過了估衣鋪、鞋店、和鐵匠鋪。
西城區明確其定位為“民俗博物館+文創空間”,展陳空間劃分為“序廳、天子之橋、文化之橋、百姓之橋、復興之橋”五大板塊,將通過公益文化講堂、文創產品設計與研發、天橋藝人技藝表演、非遺互動體驗等多種活動,實現服務市民的公益文化傳播。